雪菜炖黄鱼,鲜到骨头里。

雪里蕻,又称雪里红或雪菜。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蔬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已经绵延千年。早在南宋时期,林洪在《山家清供》中就记载了这种被称为"雪蕻"的越冬蔬菜,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将其归入"芥"类,记载其"利九窍、明耳目"的药用价值。最神奇的是它越冷长得越好的特性,江南地区秋冬经霜后的雪里蕻,叶子格外厚实鲜美,这或许正是它得名的由来——在雪地里依然顽强生长的蔬菜。

雪菜炖黄鱼,鲜到骨头里。

清代是雪里蕻发展的鼎盛时期,《吴县志》详细记载了苏州地区"冬月播种,经霜愈佳"的栽培方法。江南盐商将腌制技艺传播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在浙江绍兴,雪里蕻与梅干菜齐名,是制作"霉苋菜梗"的重要原料;在湖南,人们将其与辣椒同腌,成就了独具特色的"酸辣雪菜"。

雪菜炖黄鱼,鲜到骨头里。

民国时期,雪里蕻更成为重要的战备物资,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市民靠腌制的雪里蕻度过艰难岁月,张爱玲在《谈吃》中就曾感叹:"战时最想念的就是一碗雪菜肉丝面"。当时上海弄堂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几坛腌雪菜,成为特殊年代里最珍贵的食物储备。

说到吃法,最经典的莫过于雪菜肉丝面和雪菜黄鱼。在宁波,雪菜搭配新鲜的大黄鱼,成就了享誉江南的"雪菜大汤黄鱼";在杭州,雪菜与笋片同炒,便是著名的"雪菜炒二冬"。在当代,浙江宁波的"邱隘咸齑"(雪里蕻腌制品)被列入浙江省非遗名录,2016年江苏如皋的雪里蕻种植系统更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雪菜炖黄鱼,鲜到骨头里。

如今,雪里蕻的种植已从江南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山东、河北等地,农民利用现代大棚技术,实现了雪里蕻的四季种植。科研人员还培育出了多个新品种,如抗寒性更强的"寒秀"、叶片更肥厚的"厚叶青"等,让这一传统蔬菜焕发新的生机。

标签: 食材

移动端可扫我直达哦~

推荐阅读

thumbnail 2025-09-05

豌豆种在寒露口,种一升来打一斗。

豌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作物,起源于古代近东地区,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被人类驯化。它通过贸易和文化交流传播到地中海、欧洲、美洲和亚洲,成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豌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K及多种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04

白玉团团花椰菜,清香淡淡满园春。

花椰菜,又称菜花、花菜或椰菜花,是一种十字花科蔬菜,为甘蓝的变种。它的头部为白色花序,与西兰花的头部类似,是一种粗纤维含量少、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蔬菜,深受人们喜爱。花椰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区,尤其是今天的意大...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03

平菇鲜美胜山珍,煮汤炒菜总相宜。

平菇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和东亚的古老食用菌,因其扁平的菌盖而得名,其培养简单,适应性强。平菇味道鲜美,适合炒菜、火锅、汤品等多种烹饪方式,是亚洲和西方菜肴中的常见食材。平菇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脂等药用价值。在...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03

紫苏叶嫩采盈筐,煮鱼烹鲜满院香。

紫苏,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植物,起源于亚洲,尤其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它的名字来源于其叶子的颜色,紫色叶片尤为常见,故称“紫苏”。早在汉代,紫苏就被记录在《神农本草经》中,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几千年来,紫苏不仅在烹饪和...

山海 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