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上市,郎中无事。

莴笋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通过丝绸之路从地中海地区传入中原。在古籍《本草拾遗》中就有关于莴笋的记载,古人称之为"千金菜",这个雅号源自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有位商人从西域带回莴笋种子,种植成功后因其美味难得,竟以千金之价出售,故得此名。

宋代文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玉糁羹"的做法,其中就用到了莴笋,说明当时莴笋已是士大夫阶层的席上珍品。到了明清时期,莴笋的种植已相当普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莴笋的药用价值,认为其具有利五脏、通经脉等功效。

莴笋上市,郎中无事。

在江南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春食莴笋夏吃瓜"的民谚。旧时立春时节,人们有吃"春盘"的习俗,莴笋因其鲜嫩的春意常常是盘中必备。而在四川地区,莴笋更是泡菜的重要原料之一,当地民谚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这里的"酸"往往就是指莴笋泡菜。

有趣的是,在西方园艺史上,莴笋的栽培选择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欧洲人主要培育叶用莴苣(生菜),而中国人则更偏爱茎用莴苣(莴笋),这种分化体现了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直到今天,莴笋在欧美仍被称作"Chinese lettuce"(中国生菜)。

莴笋上市,郎中无事。

莴笋茎部肥大,根据品种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白皮莴笋茎皮浅绿,肉质淡绿,口感脆甜,代表品种如"成都二白皮";青皮莴笋茎皮深绿,纤维稍多,耐寒性强,代表品种如"上海尖叶";紫叶莴笋叶片紫红色,茎皮带紫纹,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去皮后的莴笋脆嫩多汁,叶片呈长椭圆形,边缘有波状或锯齿,叶色从深绿到紫红不等。

这种蔬菜喜欢凉爽的气候环境,最适宜在10-22℃的温度下生长,高温容易导致其过早抽薹开花。在我国,莴笋的种植主要分为春秋两季。春季播种多在2-4月进行,秋季则在8-10月种植。栽培时需要选择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防治霜霉病、软腐病等常见病害,以及蚜虫等虫害的侵扰。当茎部直径长到3-5厘米,顶端心叶与外围叶平齐时就是最佳采收时机。

莴笋上市,郎中无事。

从营养角度来看,莴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维生素C和叶酸,钾、钙、镁等矿物质含量也很可观。它的热量极低,每100克只有15千卡,同时富含膳食纤维,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蔬菜。莴笋中还含有少量莴苣素,这是其略带苦味的来源,但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在烹饪应用上,莴笋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凉拌、热炒、腌制或做汤。凉拌时通常切成细丝,焯水后加入调味料拌匀;热炒则可搭配肉类或其他蔬菜;腌制可以延长保存时间;莴笋叶也不浪费,可以用来煮汤或清炒。储存时要注意保持干燥,最好去除叶片后用保鲜膜包裹冷藏。

标签: 食材

移动端可扫我直达哦~

推荐阅读

thumbnail 2025-10-25

吃西芹消耗的热量比获得的多。

西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地中海沿岸,古希腊人最早将其视为神圣植物,认为它具有驱邪功效。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就曾提到,英雄奥德修斯的床是用西芹和橄榄木制成的,可见其在古希腊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有趣的是,古罗马人相信西芹能中和酒气...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10-25

马齿苋,晒不死;穷人粮,饿不死。

马齿苋这种看似普通的野草,其实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它的生命力顽强得令人惊叹,哪怕被连根拔起暴晒好几天,只要遇到雨水就能重新活过来。农民们常开玩笑说它是"死不了",而科学家们则对它的种子能在土壤里休眠几十年仍然保持活力感到不可思议。...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10-25

愚人的钻石换不来面包,但冰菜能填饱肚子。

冰菜,这种叶片上仿佛缀满冰晶的植物,背后藏着许多跨越时间与地域的故事。它的学名"冰叶日中花"源自希腊语"mesos"(中午)和"embryo"(开花),因为其花朵常在正午最灿烂的阳光下绽放,这个特性早在古希腊时期就被园丁们记载在羊皮纸...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30

西葫芦不削皮,营养都在绿衣里。

西葫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洲大陆,早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原住民就开始种植它的野生祖先。最初,人们可能更重视它的种子而非果肉,因为种子富含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食物来源。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逐渐选育出果肉更厚、口感更好...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30

香椿炒鸡蛋,神仙也不换。

初春时节,香椿树梢那一簇簇紫红色的嫩芽悄然萌发,带着特有的馥郁芬芳,向人们传递着春的讯息。这种独特的香气混合着木质调与辛香,既清新又浓郁,让人闻之难忘。在中国北方,人们会架起梯子采摘枝头最嫩的芽尖;江南的早市上,老农们细心捆扎的香椿把...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30

海带:"注意!这里是战略反潜基地。"

海带,这位来自海洋的褐藻精灵,总是披着深褐色的宽大衣裙在海底轻轻摇曳。它的叶片宽大柔软,表面覆盖着一层滑腻的黏液,那是大海赐予它的保护衣。当你用手指轻轻摩挲新鲜的海带,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弹性,仿佛在触摸海浪的脉搏。这种生长在冷温带海域...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30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春风刚刚拂过田野,荠菜就迫不及待地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这些精灵般的野菜舒展着莲座状的叶片,锯齿状的叶缘像是精心裁剪的花边,叶脉清晰得如同能工巧匠用银线绣出的纹路。最动人的是它雪白的根须,轻轻一掐就会渗出乳白的汁液,仿佛大地珍藏了一冬的...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25

马兰如芥带春烟,脆嫩登盘二月天。

马兰头,这个带着田野气息的名字,在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别名。江浙一带的人喜欢叫它“红梗菜”,因为它的茎常常泛着紫红色;有些地方则称它为“田边菊”或“路边菊”,因为它的小花形似微缩版的野菊花,星星点点地开在田埂边;还有些地区干脆叫它“鸡儿...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25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黄花菜在中国各地有着丰富多样的别称,这些名称往往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食用传统。在北方地区,人们常称它为"金针菜",这个名称形象地描述了其细长花蕾的形态,在华北一带尤为流行。山西、陕西等地的老百姓则习惯叫它"忘忧草",这个充满诗意的名...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25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苜蓿别名草头,在宁波也被称作“草籽”,有经典的美食“草籽炒年糕”,翠绿的草籽(紫云英嫩苗)如碎玉铺陈,年糕片白润透亮,偶有金黄蛋花或腊肉粒点缀,宛如春意跃然盘中。而上海则更习惯叫它“草头”,"酒香草头"简直就是一场精彩的化学实验:热锅...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25

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

莼菜的故事要从一千六百年前的晋代说起。那年秋天,洛阳城里的张翰望着漫天黄叶,突然想起了故乡吴中的莼菜羹和鲈鱼脍。这一念乡愁竟让他毅然辞去官职,驾着马车返回江南。这个"莼鲈之思"的典故,让这株水生植物从此载入中华文化的史册,成为文人墨客...

山海 食材

thumbnail 2025-09-24

蜂斗菜绽,雪融时节至。

蜂斗菜,这种生长在山野溪畔的菊科植物,自古以来就在东亚饮食文化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唐代《本草拾遗》最早记载其"解百毒,下热气"的药用价值,而现代研究则发现其富含蜂斗菜素等活性成分,印证了古人对其药用价值的认知。不过新鲜蜂斗菜含有的微量吡...

山海 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