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段时间想尝试一下电子制作,于是入手了一块树莓派3B+,一度觉得这小家伙很神奇,小小的个头,却不亚于一台小电脑。然而学习电子制作的初心终究是没有守住,树莓派跑了短短一周,就进了博主的格纳库。等到重新翻抽屉找一个同样吃灰的小米盒子3c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买过这个小东西。而事过境迁,以晶晨S905等芯片为代表的电视盒子,在刷入开源系统后,为用户体验Linux提供了一条极具性价比的新路径。这使其在功能上与树莓派这类传统单板计算机产生了显著重叠,吸引了大量原本属于树莓派生态的DIY爱好者、轻量级服务器用户和嵌入式学习者,实现了用户的“破圈”。
无责任对比
| 特性 | 树莓派 3 Model B+ (代表树莓派3系列) | 晶晨 S905 (例如香橙派PC Plus) | 胜出方 |
|---|---|---|---|
| CPU架构 | ARM Cortex-A53 (4核) | ARM Cortex-A53 (4核) | 平手 |
| CPU频率 | 1.4 GHz | 最高 2.0 GHz | S905 |
| GPU | VideoCore IV | ARM Mali-450 MP5 | S905 |
| 视频解码 | 1080p H.264 | 4K H.265/H.264 | S905 (巨大优势) |
| 内存 | 1GB LPDDR2 | 通常1GB/2GB DDR3 | S905 (带宽更高) |
| 生态系统 | 极其强大 | 依赖具体开发板厂商 | 树莓派 |
| 功耗与发热 | 较低,通常无需风扇 | 较高,大部分需要散热片或风扇 | 树莓派 |
| 价格 | 官方定价稳定 | 因板和厂商而异,通常更有性价比 | 视情况而定 |
详细对比分析
1. 处理器性能
架构相同:两者都使用了ARM Cortex-A53四核处理器。这是一款能效比很不错的经典核心。
主频差距:树莓派3B+的最高主频为1.4GHz,而S905的主频通常可以达到1.5GHz至2.0GHz。更高的主频意味着在运行计算密集型任务(如编译代码、运行某些模拟器)时,S905的速度会明显更快。
结论:S905在纯CPU性能上胜出。
2. 图形与多媒体性能
这是S905优势最明显的领域。
GPU:树莓派3使用博通自家的VideoCore IV GPU。虽然驱动完善,但性能相对老旧。
S905集成的是ARM Mali-450 GPU。这是一款性能更强的GPU,在处理3D图形时表现更好。
视频解码:树莓派3只能硬件解码1080p的H.264视频。播放H.265/HEVC视频需要靠CPU软解,会非常卡顿。
S905支持4K分辨率的H.265和H.264硬件解码。这意味着你可以用它流畅地播放4K视频,CPU占用率还非常低。这对于打造家庭影院电脑(HTPC)是决定性的优势。
结论:S905在图形和视频播放能力上拥有压倒性优势。
3. 生态系统与软件支持
这是树莓派传统的王牌领域。
树莓派:
官方系统:拥有官方优化的Raspberry Pi OS,对硬件支持完美。
庞大的社区:全球最大的单板计算机社区,任何问题几乎都能找到答案。
丰富的教程和项目:从入门到精通,有海量的学习资源。
完善的GPIO:GPIO接口定义清晰,有完善的库和配件(HAT)生态。
S905平台:
依赖开发板厂商:S905是一个芯片,你需要购买搭载它的开发板,如香橙派、晶晨官方的开发板等。软件支持质量取决于这些厂商。
系统选择:可以运行Android、Armbian(Linux)、CoreELEC等。但驱动和优化程度可能因板而异,有时需要用户自己折腾。
社区支持:社区规模远小于树莓派,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更多耐心和技术能力。
结论:树莓派在易用性、软件支持和社区生态上完胜。
如何选择?
根据你的需求来决定:
选择 树莓派 3 的情况:
你是初学者,想学习编程和电子制作。
你的项目严重依赖GPIO和外接传感器。
你非常看重庞大的社区支持和稳定的系统。
你的主要用途是轻量级的Linux计算、网络服务器、自动化脚本等,对图形性能要求不高。
选择 S905 开发板的情况:
你的主要目的是打造一个低成本、高性能的4K高清播放器/电视盒子(例如刷入CoreELEC系统)。
你需要运行一些对CPU算力要求稍高的轻量级服务器应用。
你有一定的Linux操作经验,不惧怕可能遇到的驱动或兼容性问题。
你的预算有限,希望在同等价格下获得更强的硬件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