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随身听-IPOD系列

苹果共推出 5大iPod系列(Classic/mini/nano/shuffle/touch),覆盖硬盘式到触屏时代,最终因iPhone普及而逐步退出。iPod touch 7是最后一款,标志着iPod时代的终结。

经典iPod系列

iPod(2001–2007)
初代iPod(2001):5GB/10GB硬盘存储,机械滚轮。
后续迭代:iPod(第2–6代),容量提升至160GB,加入彩色屏幕(iPod Classic)。
iPod Classic(2007–2014)
最终型号:160GB硬盘,金属机身,Cover Flow界面。

迷你/轻量系列

iPod mini(2004–2005)
4GB/6GB微硬盘,多彩铝合金机身,引入Click Wheel。
被iPod nano取代。
iPod nano(2005–2017)
共7代:从1代的闪存屏(类似mini)到7代的触屏(类似iPod touch)。
标志型号:nano 3代(“胖nano”)、nano 6代(方形夹子设计)。

入门级系列

iPod shuffle(2005–2017)
无屏幕设计,4代型号:1代(U盘造型)、2代(夹子设计)、3代(长条按键)、4代(回归夹子+按键)。
主打轻便,容量512MB–2GB。

触屏智能iPod

iPod touch(2007–2022)
类似iPhone的无通话功能版本,共7代:
早期(1–4代):iOS系统,游戏/影音主力。
后期(5–7代):A系列芯片(如A10 Fusion),支持AR、Apple Pay等。
末代型号:iPod touch 7(2019,A10芯片,256GB存储,2022年停产)。

特殊型号

iPod+HP(2004)
惠普贴牌版iPod,短暂合作产物。
iPod U2特别版
黑色机身+红色Click Wheel,签名镌刻。

产品尺寸

  • 经典iPod系列

iPod(第1代,2001)
尺寸:102 × 61 × 22 mm
重量:184g
简介:首款iPod,采用机械滚轮+硬盘存储(5GB/10GB),奠定iPod设计基础。

iPod Classic(第6代,2007)
尺寸:103.5 × 61.8 × 10.5 mm
重量:140g
简介:超薄金属机身,160GB硬盘,Cover Flow界面,最后一款硬盘式iPod。

  • 迷你/轻量系列

iPod mini(第2代,2004)
尺寸:91 × 51 × 13 mm
重量:102g
简介:多彩铝合金机身,4GB/6GB微硬盘,首次引入Click Wheel。

iPod nano(第7代,2015)
尺寸:76.5 × 39.6 × 5.4 mm
重量:31g
简介:史上最薄nano,2.5英寸触屏,支持蓝牙,仅重31克。

  • 入门级系列

iPod shuffle(第4代,2015)
尺寸:38.7 × 31.6 × 8.7 mm
重量:12.5g
简介:无屏幕设计,仅U盘大小,支持语音播报,极致便携。

  • 触屏智能iPod

iPod touch(第7代,2019)
尺寸:123.4 × 58.6 × 6.1 mm
重量:88g
简介:末代iPod,A10芯片,4英寸Retina屏,支持AR游戏和Apple Pay。

  • 特殊型号

iPod U2特别版(2004)
尺寸:104 × 61 × 16 mm
重量:158g
简介:黑色机身+红色Click Wheel,背面镌刻U2乐队签名,限量版收藏款。

尺寸对比总结

系列代表型号厚度(最薄→最厚)重量(最轻→最重)
shuffle第4代 (2015)5.4mm (nano7)12.5g (shuffle4)
nano第7代 (2015)6.1mm (touch7)31g (nano7)
touch第7代 (2019)10.5mm (Classic)88g (touch7)
Classic第6代 (2007)22mm (iPod1)184g (iPod1)

设计特点

最薄:iPod nano 7(5.4mm)
最轻:iPod shuffle 4(12.5g)
最大容量:iPod Classic(160GB)
最后停产:iPod touch 7(2022年)

标签: 数码

移动端可扫我直达哦~

推荐阅读

thumbnail 2025-10-15

创维e900v21e刷armbian的一些资料

首先是armbian的版本,可能是armbian适配型号过多的原因,博主查资料的时候,github上盒子系统的armbian只有两页的历史记录,所以也没什么好纠结的,能顺利下载哪个版本,就用哪个版本,博主下载的版本是Armbian_2...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13

折腾米兔5c电话手表的一些心得

知道5c可以开启usb调试,以安装一些原本受限的第三方应用的时候,博主的5c已经自动更新成了t29版本,b站上的破解方法都已经成为了老黄历,在搜索引擎和github上也没有找到更新的方法,最后某up主的群里找到了相关资料。刷机有较大风...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11

用小度智能音箱播放网盘音乐

18年8月的时候入了一个小度智能音箱,陪伴了孩子一整个小学阶段的生活,它有时候负责唱歌,有时候负责播新闻,也有的时候负责起床闹铃,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言归正传,得知小米音箱有一个xiaomusic项目之后,就想找找有没有大神为小度做类似...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9

小米盒子 3s vs 小米盒子 4 性能对比

把自己的小米盒子3c刷成了coreelec,结果看电视很多频道无法正常播放,看电影一快进不是闪退就是失去响应,做为一个docker的服务器倒是出乎意料的稳定,前几天尝试配置了xiaomusic,配合小米音箱能够正常的播放本地音乐,于是...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8

米兔儿童电话手表的型号选择

智能手机尚未流行的时候,手机的型号也是五花八门,不看说明书完全是一头雾水,很喜欢像iphone,小米这样的命名方式,1代代往上加,反正小米11不会比小米10弱,无脑选数字高的就是了。放在手表上就不那么容易选择了,光小米的米兔手表,就有...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7

armbian下更换docker的下载源

首先是配置文件的地址,一般会把它放在/etc/docker/daemon.json里,首次安装好docker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文件的,我们可以自己生成一个。如果armbian里连个文本编辑器也没有,我们也可以用tee命令连文本带文件一步...

建站相关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6

通过网盘看电影?阿里网盘tv版

手头有一个小米盒子3c,看教程刷成了coreelec,想拿来挂载alist,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配置成功,但是一方面是卡,一方面是遥控不匹配还是什么原因,很容易就无法遥控操作了。假死归假死但系统本身是很稳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遥控...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5

小米盒子代号与市场通用叫法

就配置而言,小米其实是比不上同时代层出不穷的各种外贸盒子的,但从外观上与手感上对比下来,博主始终还是觉得小米的设计最为简洁与舒适。小米盒子5的推出是让博主有点意外的,毕竟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电视盒子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小吧。 ...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4

玩客云安装 xiaomusic

首先需要确保玩客云已经安装好了docker,如何安装docker可以参考博主的另一篇文章《玩客云刷机成armbian的一些资料》下载imagedocker pull m.daocloud.io/docker.io/hanxi/xiao...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4

玩客云刷机成armbian的一些资料

线路板的新旧之分玩客云的线路板常见的有 1.1 和 1.3 两个版本,线路板正面有玩客云logo的就是新版,新版在 SD 卡槽附近也能够看明显的丝印,这两个版本需要短接的位置不同,需要仔细鉴别。旧主板的短接位置示意:新主板的段接位置示...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3

家庭轻量NAS的闲鱼解决方案

梳理一份博主所知的在二手市场上适合改造为轻量级NAS的路由器推荐列表。将路由器或其它功能接近的产品作为NAS,性能无法与正牌NAS或自组服务器相比。主要适用于轻量级的文件存储、备份、远程下载和媒体播放(720p/1080p,非高码率4...

随笔 数码

thumbnail 2025-10-02

改用openlist以及docker的一些基本操作

给小米3C刷了coreelec系统之后,一直没有正经使用过,孩子上学,他做作业的时候咱也不敢刷电视或者手机,只能在旁边找本书看着。25年国庆的时候想起来这一茬,打开盒子一试机,结果alist挂载的网盘都失效了,还看到一个关于alist...

随笔 数码